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愛自己----愛自己的9個層級

愛自己看似人人都懂,然而愛自己需要經過重重的清理和療癒,需要對自己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本文講為大家講述愛自己的9個層級。大家可以反觀自己,看自己可以做到第幾個層級。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自己的事,就是愛自己(愛自己英文self love, love yourself );對於別人的事,不去理會;對於老天的事,去感謝神吧。本文將會說明,世界上的三件事,如何好好愛自己,愛自己的表現有哪些,如何不去理會別人的事(其實也是愛自己),我是如何處理別人的事?孩子的事也是別人的事嗎?對於討好型人格,如何不在意別人的評價?為什麼要感謝神。好好分辨這3件事,你可以過得更快樂。

  • 自己的事,就是關乎自己生活,自己能處理能掌握的事。
  • 別人的事,就是關乎別人的生活,別人的人生,別人世界的事。
  • 老天的事,當然就是我們這渺小的人類無法參與,只能看著乾瞪眼的事啦。


世界上只有三種事,3 things in the world










自己的事,就是關乎自己生活,自己能處理能掌握的事。把握自己能把握的,放手自己不能為力的。

簡單來說,自己的事,就是愛自己這一件事。

現代的女性都非常提倡自我意識,會把自己的事擺在首位。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覺醒,改變以往柔弱、期待被拯救的形象,開始過獨立、美好、自在的人生。這是非常棒的!我這裡特別強調女性,並不是因為有性別偏見,而是作為女性,我更能感受到大多數女性的敏感和立場。

即使女權主義當道的現今社會,還是會有人不懂得如何愛自己?











如何好好愛自己?愛自己的表現有哪些?

愛自己是一個很深的課題,它有很多方面,網絡上很多資訊都把愛自己分為9個層次,從淺至深的程度好好聊聊如何好好愛自己,也包含了愛自己的表現在裡面,看看你愛自己達到幾層?想知道具體實際的例子,可以參考文章:《你夠愛自己嗎?愛自己的80個方法,40個阻礙因素,具體項目檢測表》



















第一層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先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每天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保持運動習慣。從生理上先把身體照顧好。

不要以為這點很簡單,其實很多人都沒有做好。每天三餐有按時吃嗎?吃飯的時候有在享受食物嗎?有感謝為了你準備食物的人嗎?有感謝這餐美味的食物嗎?有慢慢咀嚼嗎?還是還在想剛剛工作上的事?還是手機配飯,完全品嘗不到飯的香?還是囫圇吞棗只想快點吃完飯?這樣你的胃要承受更多的工作量才能完成消化的工作。

其實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都在用它的語言和我們溝通。你知道嗎?當你在吃一樣你平時很愛吃的東西的時候,變得索然無味,那是你的身體處緊張、不開心的狀況下,味覺有點失靈了。新冠肺炎康復後,你有味覺失靈的後遺症嗎?

我也是自從得了牛皮癬後,才開始真正與自己的身體連結,去感受自己的身體給出的反應。我才知道,原來的我的身體很怕風,不能直接被強風吹,尤其是春天和冬天。我才知道,自己脾胃虛,不適合吃大量的水果,尤其是晚上吃水果會增加脾胃的負擔。我才知道,原來我含胸駝背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我過往總是活著焦慮和恐懼的情緒中。與你的身體連結,去感受它給你的訊號,愛自己的身體。

選一個你愛的運動,可以是散步,慢走,快走,游泳,健身,瑜珈⋯⋯堅持⋯⋯堅持⋯⋯
self love icon




第二層 塑造自己的外在氣質

與人見面,整體外型就會給人留下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就會為你打造了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對於不太相熟的人,第一印象是很難改變和抹滅的。收拾打扮好自己,外在乾淨得體。

收拾乾淨自己的外型和居住環境。衛生做好,心情也會跟著變好。有每天好好洗澡,好好刷牙,洗臉,護膚,防曬,用牙線嗎?有2-3天洗頭嗎?(我不鼓勵每天洗頭)有清潔、打掃自己的房間嗎?有經常做斷捨離,清空垃圾嗎?關注自己的形象,穿自己最自在、最舒服的穿搭。去一些重要場合,穿著要得體。

self love icon



第三層 塑造自己的內在氣質、有修養

氣質自然、大方、自信、有禮貌、熱愛生活,內在有修養。

讀書、學習,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你有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嗎?談吐、性格、待人接物的方式是你自己喜歡、欣賞的嗎?能夠不卑不亢地與人相處嗎?能做到堅持自己獨有的個性,不被別人的幾句話而改變自己的道路嗎?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由內而外散發自己的獨特魅力。

一個膚淺的人,看到的只有別人的外在。而一個有深度的人,更加注重一個人內在。

真正有魅力的人,一定是由內而外得發光。



第四層 獨立、開闊的眼界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自由人的必備條件之一。

一個愛自己的人,絕對不會人云亦云,他們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他們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評價而困擾不已,他們不會因為時尚潮流而沒了自我的審美,他們不會因為誘惑而踐踏自己的底線與原則。他們知道自己的獨一無二,也知道自己可以自主選擇自己的生命道路。

然而光有獨立的思維是不夠,因為人的認知是有限的,哪怕你再學富五車,你也有無知的時候,在有限的思維格局裡,獨立的決定,也不過是井底之蛙,畫地為牢罷了。所以我們時刻保持開放的、空杯的心態去面對接觸外界的新事物。敞開心扉,迎接更好的自己。




第五層 接納原本的自己

接納自己的出身,容貌,外型,家人,缺點,不足,過往的人生經歷。

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你才能認識到原來我們都是完美的。

接納自己的出身,也許我們並不是來自富裕、完整的、有愛的、和諧的家庭;接納自己的父母,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已經給你了他們可以付出的,最好的一切;接納自己的童年,也許有些孤獨,有些黑暗,有些悲傷,有些無力;接納自己的成長經歷,也許很曲折,也許很失敗,也許很迷茫,也許你一直都在逃避。

為什麼有些人看上去活得並不是很好,但卻活著很幸福?因為他們的自我更接納,內心世界更協調。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有優點,也有缺點,更客觀、準確地看待世界。而不是在扭曲、焦慮、追逐的內心世界裡活著。

這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自我協調,自我一致性。

是不是說,自我接納就是擺爛,躺平呢?

不是的,自我接納是說更看清真實的自我,內心沒有焦慮、扭曲、糾結、內耗。在自我接納的基礎上,人也會有理想中自我的,那個心目中嚮往的生活。自我接納後,追求理想自我的道路更事半功倍,因為沒有對現實自我的批判與懷疑,把精力放在正確的位置,輕裝上陣,自然勝券在握。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很在意自己的出身,看到別的同學都是生活在富貴家庭或者是中產家庭,他就更加怨恨自己貧困的家庭環境。他時不時都在問上天,「為什麼我不是李家誠的孩子?」不願承認這個事實。如果他能更接納自己,換個角度看自己的家庭,這就是我的家庭,我的出生地,我愛這裡,我的家庭背景比別人差,但不代表它真的一無是處呀。我可以有機會體驗真正靠自己,從零到一地去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人生似乎更有趣。

當他接受了這一切,他會很大方地告訴別人自己的家庭、出身,他不需要因為這個包袱而掩藏,更自在地做自己。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男生天生長得不高,從小就被身邊的人嘲笑身材矮小,從他人的言語和傷害中,他內化這個對於自己的評價。長大後,他越來越自卑,覺得不會有女生喜歡這樣的他,因為每個人都喜歡高大威猛的男生。果然,他因為這個錯誤的認知,一直不敢和異性接觸而單身。

如果他能接納自己的身高,「這就是我呀!我身高確實不高。但,也不能代表我不能成為一個好男友呀。我愛自己的身軀!」他可以發展他可以改變的部分,包括優點、天賦、興趣和愛好。例如健碩的身材,開朗樂觀的性格,自信的品質,成熟的魅力,一樣也會有喜歡這類型的女生喜歡我。


你愛自己嗎?你能和自己長時間獨處嗎?問問自己,多和自己對話,去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多陪陪自己。當你開始多和自己對話,相信自己的感覺,馬上去實行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這也是培養第六感、直覺力的好方法。*《與神對話》中,神通過作者告訴我們,我們都是神的孩子,神一直都在,一直都陪著我們,而且神一直都有給我們指引,只是我們都不聽。我們寧願去相信別人的說詞,別人的經驗,也不願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內在感受。多麼可惜呀。神鼓勵我們,活在當下,帶著自己的經驗,去經歷這世間一切的美好。

接納擁抱最真實的自己。

self love icon





第六層  接納生活中每一刻的自己

我們都是人,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

現在都在鼓吹要正能量,對抗負能量。我們只能在生活中做一個樂觀的人,但樂觀的人也會有負面情緒的時候,然而在處理情緒前,我們必須要先接納自己的情緒,才能與情緒做朋友。

生活中的委屈、生氣、自責、悲傷、焦慮、羞愧、憂傷、無力感、自卑感⋯⋯

如何接納呢?可以自己與自己說話,告訴自己:

  • 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悲傷與無助
  • 我全然地接受、原諒和愛此刻的自己
  • 悲傷、無助只是一種感覺,一種想法
  • 感覺只是一種能量
  • 多謝你的出現
  • 我不再需要你
  • 我不再相信你
  • 請你離開我的人生
  • 深呼吸17下
  • 我選擇、相信美好的人生


這些情緒會出現都是正常的,關注自己的情緒,看見它,你才能更好地療癒它,引導它,釋放它。情緒會來,也會走。你不屬於它,它也不屬於你。不要選擇逃避和壓抑。因為你越抗拒的東西,它的力量只會越強大。

那如果你身邊的親友、孩子遇到負面情緒時,大家會怎麼幫助他們呢?

這時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了。千萬不要否定他人的情緒,自以為是地說,「這有甚麼好哭的?你怎麼這麼脆弱?」要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情緒,陪伴與等待就是你愛的語言。

舉個例子,例如一個孩子因為不願意分享新玩具給其他朋友,心裡委屈而哭泣。這時候,作為家長,你不是去想該怎麼教育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而是第一時間,抱住自己的孩子,安撫他的情緒。你可以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引導性地與孩子交流:

  • 寶寶,你今天不想分享新玩具給朋友,對嗎?
  • 因為這是你的新玩具,你也想玩新玩具,對嗎?
  • 你是不是覺得媽媽不應該要求你分享玩具給別人?
  • 你是不是覺得媽媽不理解你?所以你委屈地哭了?
  • 那你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好好和媽媽說你的想法嗎?
  • 那等到你願意分享的時候,你再分享。可以嗎?
  • 那你願意停下來,告訴媽媽,「我還想再玩幾天,過幾天再分享玩具」嗎?
陪伴和等待孩子把情緒整理好。這樣,孩子不僅懂得甚麼是委屈,還懂得遇到令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時,要如何告訴別人自己的想法。

關於更多情緒,可以看的另一篇文章《負面情緒/消極思想是用來放下的。壓抑、逃避、發洩、吐槽解決不了問題》

self love icon







第七層  與他人相處以自己為先;感謝他人

一個愛自己的人,在人際交往是如何自處的呢?

凡事必須以自己的想法為出發點。必須記住,我們不是為了別人的期待而活,我們需要為自己而活。然後,再考慮他人,決不委屈自己。

而要做到這個點,必須建立到人對自己有足夠的瞭解;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意義是什麼;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什麼是絕對不可以被冒犯的;對自己有足夠的愛。然後你才去考慮與他人的關係,給予他人愛。

很多女生一談戀愛就戀愛腦,忘記了自己是誰,一切都以對方的需要為優先,盡力滿足對方的需要。戀愛腦的女生都是不瞭解自己,不夠愛自己的人,她們不相信自己值得無條件的愛,需要一味地付出才能留住對方,得到更多的愛。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思維。女生不夠愛自己,相反,男生很愛自己,很接受女生為她的付出和給予,他會不斷提出要求,讓女生無限地滿足他。你發現了嗎?他們兩個人的關係其實是不平等的,最終分開也是遲早的事。

要記住,不要為了別人的快樂,而讓自己不快樂!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你的快樂應該是你自己去建立。

舉個例子,女生因為經期不舒服不願意出門陪男友參加朋友聚會,女生就應該好好和男友溝通,告訴他,自己今天不想出門,需要在家休息。希望他玩得開心!男友可以自己選擇出去玩或者留下來陪你,都是他自己的決定,女生不要有期望。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有了期待感,而對方又沒有做到你的期望,而會產生落差,最終導致失望。一個愛自己的女生是懂得尊重自己的需要和情緒的,所以她會好好地表達自己;而同時她也懂得尊重他人的選擇也是一樣的重要,所以她不會去預想他人的選擇,也就不會有期待感,不會妄想去控制他人。

所以女生要學會愛自己,相信自己值得最美好的愛情與關係,人際關係中要首先照顧好自己的需要和情緒,喜歡與不喜歡都要與對方表達,堅守自己的原則,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底線,他會欣賞這樣的你。如果他並不愛你,他會選擇離開,而你會遇到更適合自己的。

對他人表達愛的時候,必須發自內心的,不求任何回報的。照顧好自己,不讓自己受委屈,再給予這個世界和他人的愛。而且,我們必須記得,你所給予的,是自己出自內心想做的,不求回報,沒有期待,我是為了自己開心,同時也希望別人開心而做,這時候你的愛就是無條件的付出了。

舉個例子,你的同事因為工作繁忙,請求你幫忙處理一件小事,這時候,你也選擇不幫忙或者幫忙都可以。委婉地拒絕同事即可。當然,如果你覺得,這是件小事,不妨礙自己的本職工作,又很樂意幫忙他,希望減輕他的工作,就不求回報地、自願地去幫助他吧。而不是作為有交換條件去幫忙,所有都是自願的,將來同事會不會回報你都不影響你的行為。這時候你就握住人際關係的「王牌」了。

懂得愛自己的人,是會把喜愛的東西請進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是懂得拒絕不喜愛的東西進入自己人生的人。勇敢地表達自己,包括勇敢地拒絕。

另一個方面,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好意。對方給予你愛的表現的時候,要表示感謝。哪怕只是在街上,路人為你開門,路人讓道讓你先走都要表示感謝。

但是如果別人傷害了你,你也要感謝他嗎?其實,沒有人可以傷害你,除非得到你的允許。如果你把焦點都放在自己身上的話,別人做什麼是很難影響到你的,不讓那些不相關的事影響你。

舉個例子,在公司裡,有個同事說你的壞話,甚至和領導打報告。你會討厭他嗎?如果你做到愛自己,就根本不會去在意別人的評價。你不需要別人的評價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他人的負評也不會傷害到你。當然,你可以做的就是,反觀、檢驗下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要感謝這位同事讓你知道別人眼中的自己,讓你更瞭解自己。感謝他!你還可以心平氣和地與他人溝通,藉著這個機會改善大家的關係,建立更深刻的同事關係。

一個成熟的人,是懂得如何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做到愛自己,再愛他人,讓世界充滿愛。他們懂得心理學的黃金規則:
「像你希望別人如何對你那樣去對待別人」
而不是「反黃金法則」,以為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必須對我怎樣。或覺得別人必須喜歡我,接受我。大家可以觀察下,生活中自己有沒有一廂情願的時候。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在書中指出,人如果在人際交往中做好課題分離,那麼人際關係會變的簡單得多。課題分離是甚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從「這是誰的課題」?「某種選擇的最終後果由誰來承擔」?這2個原則出發,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區分開。不干涉別人的問題也不讓他人干涉你的問題。對於他人課題,你能做的只有信任和鼓勵。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孩子不愛學習,不聽課,不寫作業,這些學習問題都是孩子自己的課題,家長不可以妄加干涉。家長能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課題,然後信任和鼓勵孩子,在孩子向你求助時,再給予幫助。

大家認同這種價值觀嗎?










第八層  關注自己想要的,挑戰、超越自己

有什麼目標是我一直想要達成的嗎?有什麼成果是我一直期待的嗎?有什麼事情是我一直想做卻沒去做的?我的人生有什麼目標?我需要完成什麼計畫?我想改善的地方有哪些?我的興趣可以變現嗎?做什麼會更開心?

先問問自己,什麼樣的自己才是自己最喜歡的自己。或怎樣活著,自己才會最開心?勇於嘗試,有時候恐懼就真的只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它阻礙不了你前進,你是可以很輕易穿過它的,踏出第一步吧。挑戰人生的「不可能」,把它變成「可能」。不要被限制性思維給侷限,繼續勇敢前行。

面對遠大的目標也是你會覺得非常遙遠,甚至覺得不可能。沒有關係。把遠大目標看成你的人生終極願景,再把需要達成這個目標拆成每一個小步,每一個可以去完成,像check point 一樣的小步,一步步去實現它。就算目前終極願景還未實現,一個個小目標的達成是不是也能鼓勵再繼續前行呢?

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比較,超越自己,一步步去完成它。記得要肯定自己,鼓勵自己哦!

self love icon



持續向內探索,連接更完美的自己。

對於你,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你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什麼?可以是物資、精神層面的終極狀態。不在乎外界的紛紛擾擾,不要別人告訴你什麼是最好的,不要和別人攀比,不要被世俗定義,勇敢去追求,成為那樣的自己。

表達自己,展現自我,言行一致,活出自己。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我享受什麼,我熱愛什麼,請直接表達告訴身邊的人。

有些人會有個誤區,覺得,我身邊的親人、愛人、朋友,他們就該知道我的喜好呀,還會因為對方沒符合自己的預期而生悶氣。(是因為電視劇、小說誤導嗎?)拜託⋯⋯沒人是你肚子裡的蛔蟲,不要去猜別人的想法,也不要讓別人去猜你的想法。讓他們知道你的喜好、底線,那些愛你的人會滿足你的喜好,那些不愛你的人,也會尊重你的底線,不來打擾你。

沒有什麼靈感的話,可以學學蠟筆小新哦^-^,請看文章《女生也愛看蠟筆小新,一個大智若愚的五歲幸運小孩》

self love icon



第九層  回歸生命,成為充滿愛的自己

活在當下,感恩世界,感恩生命。

去感受微風,去沐浴陽光,去體驗一花一草,去擁抱大樹,去沁涼大海,去攀登高山,去尊重生命。

去愛這個世界,去愛他人,去愛與你意見相反的人,去包容去擁抱這個世界的美好與尚未美好的一切。

self love icon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