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甚麼如此不幸? 6 步帶你走出受害者情結 養成幸運體質

前言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很無助、悲哀、可憐,不幸與病痛是他們的代名詞,他們對於人生的整體看法是負面的,甚至想通過自己悲慘的經歷來祈求別人的同情與憐愛。然而,這個世界是運作方式並不這樣的,他們最終只會得到更多的無助與悲哀。本文講會從受害者情結是什麼?受害者情結的表現有哪些?為什麼會有受害者情結?受害者情結的人會得到什麼?如何走出受害者情結?







1. 受害者情結是什麼


「受害者情結」是一種由長期的無助感、自卑感、消極性和敵意所形成的應對人生處境的方式,「受害者」們不會嘗試去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靠自己的思考來面對難題,而是會去尋找心目中能夠幫他們伸張正義的強者或承擔責任的代罪羔羊來拯救他們。

----摘自《受害者情結》作者:蘇絢慧


簡單來說受害者情結的人思維上是不成熟的,低價值感的,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狹隘和負面的。他們對於人生的大體評價是自己總是悲哀的,可憐的,不值得的;情緒處於恐懼、痛苦。




2. 受害者情結的表現


我很慘很可憐 命運對我不公
身體很多疼痛 很多疾病(重複向他人說明)
疑神疑鬼
別人都是有目的接近我的
萬一...萬一...萬一...
陪下我,我跟著你
我不會,做不到,這個怎麼可能,要去看醫生 (覺得自己沒有力量、能力)
你看我,這裏不正常,你們都是正常的(重複向他人證明自己有病痛)
我天生的運氣就好,命不好





3. 為什麼會有受害者情結









3.1 模仿、學習

人是會通過模仿、學習來成長的動物。不得不說,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總是在有形無形中學習著養育者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我們上一代,上兩代的養育者,他們出身的年代、背景、物資是較為貧乏的,他們常說自己吃過的苦比我們吃過的飯還多。這個也許是無庸置疑的,所有在他們的思維中,他們對於世界是有一種負面和悲觀的預判。

如果傳承了他們的思維方式,還在用不變的悲觀恐懼看在變美的世界,就是狹隘和不客觀的了。

從小,我就是一個敏感的孩子。小時候,我的印象中,家人聚在一起會討論各自的擔憂與恐懼,我甚至記得他們的表情、語氣和那個氛圍,他們把這個稱之為關心與愛。敏感的我信以為真了,也學會了用擔憂去看這個世界。如果我不醒覺,或許這一生,我也就是以一個受害者的身分活著。





3.2 錯誤的認知

不知道你們小時候看的電視劇有哪些?

我刷過很多遍的《海珠格格》《刑事偵查檔案》...一系列俊男美女出演的電視劇。

小時候我常看電視劇,也嚮往快點長大,過像主角一樣的人生,甚至會把劇中的主角想像成自己。而電視劇為了劇情的需要,是要不斷製造麻煩、事端、衝突、誤會、突發事故才能進行下去的。然而,年紀還小的我們,誤以為,人生就是需要這個悲劇的,主角就應該受盡苦頭。

這個錯誤的認知甚至會使我們迷戀上苦難,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在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下,你的潛意識期望的衝突,會不期而至,你就真的成了受苦受難的主角了。




3.3 長期習慣

當人無意識地活著的時候,人的命運是注定的。當人有意識地活著,人的命運就是自己的。修行人的命是算不準的。

習慣這個東西真的很可怕,人被習慣牽著走的時候,也就是無意識地活著的時候,人的一生就是注定好的,你甚至可以預判自己大致的一生。因為你日復一日地過著同樣的生活,生活必將領到去到這個習慣的終點。

例如,一個人喜歡運動並且長期堅持運動,這個人的終點必定是比一般不運動的人的肌肉、骨骼更健康。

這是一個好的習慣,如果一個人習慣了自憐自艾,覺得自己悲哀,自己比別人都特別的慘與不幸時,會怎樣呢?他的終點也必定是比一般的命運要可悲。

既然習慣可以培養,那就多培養一些好的習慣吧。



4.  6步走出受害者情結泥潭









4.1 覺察

每個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我們都是純淨的。

我非常反對某些宗教認為人是有罪的前述,人來到世間不是來贖罪的,我們生而平等,純潔無瑕。至少在靈魂的層級上,我們是人人平等的。

我們都有權利享受世間的美好,我們都是神的孩子,神無條件的愛著我們,她甚至尊重我們的意願。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有罪,神會尊重我們,讓我們體驗有罪的生活。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來受苦的,神會尊重我們,讓我們體驗苦難與病痛的生活。同樣的,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來享受人生的,神會尊重我們,讓我們過上豐盛、幸運與富足的生活。

神不理會人類的語言,思想和感受才是你與這個宇宙溝通的語言。所以,我們要時刻覺察自己的思想與情緒。

「我是來受罪的」「我有很多病痛」「我沒有能力,我要等待別人來幫我的,救贖我」這一類的受苦思維從你的潛意識中拋棄。所以,第一步,就要先發現存在你生活中的錯誤思維與信念。你只有先看見了它,你才能有機會去抓住它,改進它。

多去觀察自己的生活,自己是用什麼樣的思維來過自己平凡的每一天的。例如,今天你事業上遇到了挫折,你的思想反應是什麼?是覺得自己本來就該失敗?是覺得自己就是失敗的代名詞?千萬要覺察這些對於自己負面評論的思想。




4.2 轉念

承接上面的例子,一個幸運體質的人,一定會樂觀面對每件事,他們懂得如何解讀遇到的挫折和困難。初學者可以從轉念開始入門,轉變自己的思維。當遇到困難時,會不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會好一些呢?愛因斯坦在發明電燈時,失敗了一千多次。作為普通人可以早在失敗的頭幾次就放棄了。但是,一個成功的人是怎麼想的呢?他不認為自己是失敗了一千多次。他說,他只是嘗試了一千多種不可能的方法。

可見看待問題的方向,可以幫助你正面積極。那如果我們面對不幸時,會不會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事情就並沒有那麼糟了。上面的例如,事業失敗,是上天在提醒我,這個方向走錯了,我需要加緊再試試另一個方面,我需要從這件事中總結一下經驗。

你還會認為自己是不幸的嗎?生活中並沒有不幸,那只是人生道路的一個印記罷了。勇敢地走下去。




4.3 成長性思維

為什麼有些人無法勇敢的走下去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成長性的思維。現代人什麼都追求快,心浮氣躁,卻忘記了凡是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日蓋成羅馬,也不可能一步飛天。今天我不會,不懂這個,不要緊,我們可以學習,可以成長。就如張家輝那句廣告詞,我現在沒有,不代表我將來沒有。人是會進步和成長的,如果你一直困在目前的狀態之中,就無法成長。你要做的就是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維與限制。打開更多的可能性。

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可以給自己的困難加上一個時間。例如,可以對自己說,我只是暫時不會,我只是還沒有成功,我今天不想學習,我今天累了。當你給這個小困難加上一個短暫的時候,就是在提醒自己,現在或許不會並不是我一輩子都不會,並不是我永遠不幸。給自己一點時間,確定好目標再前進。

古代人都常說要修生養性,我卻覺得現代人更需要修心。




4.4 肯定自我價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 這句話一定很多地說出,每個人都是有價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你要做的是看見自己的價值。很多人會說自己沒有什麼突出的特色?那是因為你還不夠了解自己。

曾經的我也是一樣自我價值低的人,覺得自己不配,不應該得到美好的事物,好運來臨必是因為禍也將至。這些都是低價值感的表現。

因為你不夠了解自己,沒有無條件地相信自己。靜下心來,慢慢地與自己溝通,可以回顧自己的成長史,一定有些值得慶祝,值得炫耀,值得分享的事件,別人經常找你幫忙的事,別人經常稱讚你的事,你可以很輕易完成的事。

另一方面,也可以去創造一些屬於自己的新技能。如果去學一樣感興趣的事,去嘗試一樣沒有試過的事,去多認識一些新的朋友,去交流去學習別人的優點。

請記住,就算是天賦,也不是魔法棒可以點石成金。就算是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也不是一天一個發明,多謝讚美和肯定自己,你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天份和優點。千萬不要焦慮,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才會找到答案。



4.5 獨立

獨立不僅僅指的是經濟上的獨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獨立和自主。

受害者情結嚴重的人,總想著把命運交給別人,讓別人幫他做決定。這是十分危險的,你因為把責任和決策交給別人就可以輕鬆了嗎?其實,最終走你人生道路的還是你自己,最後承受人生結果的還是你自己。

例如,有些人不想學習、了解理財產品的知識,但又想得到收益。於是去銀行找職員推薦理財產品,把自己的資產的分配權交給別人,以為這樣就可以很輕鬆了,什麼都聽銀行經理的。然而,這個整個理財決策其實還是你自己做的決定(即使是無意識下做的決定),你自己簽的字,你自己調動的銀行資金。而且,在經濟週期差的時候,理財產品虧損的時候,難道不是你自己承受嗎?你說一句X經理介紹我買,虧損會停止嗎?

所以要戒掉受害者情結,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多為自己做決定,多承認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因為只有你自己承擔起自己人生的責任,你才開始主導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只會責怪他人(對你也毫無價值可言)。




4.6 感謝、祝福別人

我觀察到有受害者情結的人,甚至曾經的自己,都是害怕自己變好的人,內心不敢自己變好。他們會認為慘況才是正常的,會為了別人的慘事而興奮不已。

想要幸運,就必須維持自己的高能量。

道家說,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說的就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一致的,萬事萬物皆由「一」生出,也就是我們人類、動植物、任何事物的本質是一樣的。

如果想讓自己幸運,也要允許他人幸運。多一些發自內心的感謝他人,並不是禮貌的一句「謝謝」,而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他人的付出與給予。你也會收到來自他人的感謝,說明你也開始在幫助他人了,那你是不是就是個有能力的人了?是不是就是一個可以施也可以受的人了?那是不是就是幸運的人了?

祝福也是一樣的原理。祝福他人會變好,也是在期望自己變好,允許自己變好,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你也值得更多美好的事物!

始終都相信,施與受一樣有福。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變化不會在一秒之內完成,不是短視頻,人生不會靠剪輯來達到終點,需要過程。這個過程是多長,視乎你有多打開自己,拋掉舊有的信念,多相信自己,多堅持。總之它不會一秒實現,地球不會有魔法,有的話,你應該也會害怕吧?哈哈。

期待你幸運人生的譜寫!


發佈留言

0 留言